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82号提案的答复
胡永红、鲍翠玉、赵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我市大龄未婚青年群体的建议》已收悉,提案中关于“加快乡村经济建设,从根本上化解大龄男青年的择偶问题;强化综合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大龄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搭建乡村未婚大龄青年婚介平台,拓宽乡村青年择偶渠道;加强婚恋教育,培育积极健康婚恋观与家庭观”的建议非常好,很有必要,有利于解决乡村大龄青年“婚恋难”的突出问题。我委结合工作重点以及具体工作实际将建议充分细化,综合会办单位意见后现答复如下:
一、具体作法
一是主动与会办单位对接,传达政协提案第082号内容及会办要求;二是积极作为,统筹全市各级团组织开展有关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常态化开展“香城之恋 朋友计划”活动,搭建青年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平台,引导青年树立“不重彩礼重人品”的婚恋观;三是征集会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招商和投资促进局、市人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咸宁监管分局、市妇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形成答复意见。
二、具体措施
(一)做好就业创业帮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帮助乡村大龄青年就业创业。
1.加大招商力度,增加就业机会。1-4月,全市共签约项目147个,协议投资总额1645.12亿元,其中通山县在与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时,明确“招聘员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项目所在地居民”相关条款,提供较多岗位,有效促进乡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促进乡村未婚大龄青年群体的择偶问题解决。
2.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人才。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开展农业职称评定等工作,遴选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61人,乡村规划16人,农村民宿管家2人,并将咸宁市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科技学院等高校作为培育基地,因地制宜地开设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的“桂花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培训班,投入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基金284.65万元,开展技术提升、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带头人等类型培训951人,有效提升农业人才竞争力,形成农业发展新风尚。
3.做好就业创业帮扶,服务困难群体。团市委通过各种形式推动“青创贷”为青年创业者提供重要帮助。截至目前,累计放贷5652笔,累计放款122063.04万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咸宁监管分局将乡村大龄单身男青年列入乡村信用小额贷款的扶持对象,截止2024年4月全市农商行累计预授信266325户,预授信金额110.4亿元,签约户数43794户,签约金额19.67亿元,用信户数22887户用信金额8.72亿元。咸安区在辖区内定点培训机构对年满16周岁处于未就业灵活就业状态的“九类人员”开展就业培训,共开展了3808人次的就业创业培训,对定点培训机构发放培训补贴共计410.27万元。崇阳县根据就业实际需求,对18-40岁的男青年开展办公自动化、叉车,电子商务、烹饪师、养殖技能等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00余人,帮助乡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引导其就业。
(二)改善人居环境,共同缔造美丽乡村,着力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
1.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一约”是指“村规民约”,“四会”是指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会、村民议事会)功能作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其中嘉鱼县肖家洲村、崇阳县大市村入选第二批湖北农村“一约四会”优秀典型案例。
2.结合咸宁实际,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建立村庄清洁日,广泛动员群众常态化开展“五清”行动,不断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赤壁市将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全天定为村庄清洁日,其他五个县(市、区)将每月第1周周五全天定为村庄清洁日,将美好环境与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相结合,着力提升乡村环境。
3.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崇阳县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竹茶药猪”等特色产业,促进乡村群众增收致富。咸安区以共同缔造为抓手整合部门资金4843万元,围绕垃圾处理、改建农村户厕等方面重点打造1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发动村民力量开展沿路房屋整改、苗木移栽、草皮种植等工作,有效美化乡村人居环境。
(三)着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做好移风易俗等工作。
1.深入推进婚俗改革。市民政局推选咸安区成功申报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区,争取省级资金补助20万元,推进婚俗改革工作。各地婚姻登记处加强结婚颁证服务水平,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感言、领取结婚证,着力增强了新人对婚姻的责任感与仪式感,全市婚姻登记处开展结婚颁证仪式427余场参与办证人数1052人。咸安区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力度打击农村赌博、涉黄、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举办咸安区首届集体婚礼,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
2.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开展规范农村婚丧习俗活动的通知》,指导各县(市、区)健全红白理事会组织,制定红白理事操作办理流程及标准,制定修订村规民约。目前全市883个乡村全部选齐配强红白理事会,9200多个村湾(小组)成立的红白理事组,制定细化了本村(组)的红白理事会章程,提出了红白事节俭文明办理。
3.加强宣传引导。咸安区在云上咸安、咸安发布微信公众号和湖北咸安微博等新媒体账号上转载制作相关图文信息和短视频,正面引导乡村大龄青年婚恋观,正确疏导超龄青年男女婚姻心理问题。赤壁市加强社会舆论监管,限制惩治负能量婚恋咨询和宣传视频,强化对网络上重彩礼、拜金等现实婚恋择偶观社会舆论的监管力度,强化对负能量婚恋观的网络直播、短视频、自媒体治理,强化网络举报工作,积极落实网络生态治理“清朗”系列行动。通城县以榜样夫妻故事激励青年情侣夫妻珍惜感情、珍爱家庭,弘扬传统美德。通山县通过说唱会、板凳会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村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提倡朴素婚嫁风尚。
(四)积极开展相亲交友活动,提供高效婚恋服务,为农村青年交友搭建良好平台。
1.结合实际需求,青年交友活动常态化。常态化开展青年朋友计划,结合区域文化、立足青年需求,团市委利用“青春咸宁”等各种团属媒体定期对青年交友活动进行预告、宣传,全市各级团组织常态化开展“香城之恋”活动,搭建青年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平台,引导青年树立“不重彩礼重人品”的婚恋观。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常态化开展香城之恋·朋友计划相亲交友活动30余场,服务单身青年1500余人,切实增强各类青年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妇联立足青年实际需求,摸清底数,做实载体,组建队伍,建立社群,培育一种婚恋新风,五大举措打造市级“香城之恋”交友联谊活动品牌,开展了“桂嫂说媒”“樱花交友”等相亲交友活动。
2.搭建交友“新平台”。市妇联组织各县(市、区)817名基层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建立公益红娘队伍,向他们颁发聘书,逐级开展红娘培训,提升红娘工作技巧和沟通能力,为大龄青年牵线搭桥,通过红联服务以感情留人,关心爱护青年人才,激发适龄青年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3.交友活动多样化、差异化,提高交友活动实施成效。团市委结合青年兴趣点和特长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多样的联谊活动。包含嘉宾才艺表演、草坪音乐会、花艺插花、破冰互动游戏、KTV、桌游等内容,让青年充分展现自己才艺,赢得对方好感。通城县创新的将“隽青有约”联谊交友活动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在各乡镇特色风景区、文化场开展活动,带动当地旅游消费,宣传特色文化产品,针对青年婚恋交友需求,通过团建联建方式,打破机关、乡镇、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流壁垒。崇阳县常态化举办“青年人才读书会”“青年人才联谊交友”“青年夜校”等交友活动,搭建未婚青年交友平台,扩大交友范围,共举办14场大型相亲交友活动,促成50余对青年牵手成功,为23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
共青团咸宁市委
2024年7月29日